|
主入口植物设计
1、主入口作为人对园区的第一印象,反映着园区整体的风格和形象,植物设计根据主入口设计不同灵活变化。
2、若主入口是以硬质景观作为主景,那么植物通常作为背景,选择色彩柔和、形态普通的植物来衬托主景;
3、前景节奏较长的主入口一般采用列植的手法来营造仪式感,通过不同的植物品种来烘托相对应的气氛;
4、以绿岛形式分流的主入口,则营造绿岛的特色氛围为重点。
园路植物设计
1、园路植物景观的设计应注意植物的引导性和标志作用,以列植形式形成夹道景观或在园路的入口、尽头、交叉、转弯处等位置常常配置植物形成对景、障景等,成为焦点景观。
2、园区主干路的配置应形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要求视线明朗开阔,有利交通。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常用规则式配植。最好植以观花乔木,并以花灌木作下木,丰富园内色彩。主路前方有漂亮的建筑作对景时,两旁植物可密植,以突出建筑主景,入口处也常常为规则式配植,可以强调气氛。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自然式配植为宜,沿路的植物景观在视觉上应有挡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景观上有草坪、花地、灌丛、树丛、孤立树,甚至水面。山坡、建筑小品等不断变化。
3、次干道和游步道由于步行速度较缓,植物景观应注重营造细节,体现植物质感和色彩的搭配,同时结合路的形态和地形,在视觉上做到有挡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
水体植物设计
1、水边:宜群植,不宜孤植;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应注意林冠线变化,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在树丛之间应留出透景线,引导人们到水边欣赏开阔的水景和对岸景观;丰富线条构图,增加倒影效果。
2、驳岸:石驳岸可利用花草镶边或景石配置花木打破驳岸硬朗的质感,柔化驳岸的线条;土岸边的植物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做到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
3、水面:水面植物要与水边景观呼应,并且要低于人的视线,在水中倒影的印衬下,观赏效果更佳。区域一般分为浅水、中水、深水。通常中央为深水区,渐至岸边分别为中水、浅水和沼生、湿生植物区。因为很多水生植物在北方不易过冬,为了方便管理水中植物,种植的时候最好在水中设置种植槽,这样可以有计划的进行更新设置。常用水生美人蕉、湿地松、浮叶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等植物来覆盖和稳固土壤,从而抑制雨水对驳岸的冲刷。根据水面大小选择适当体量的水生植物沿岸或在水中央丛植或者片植,忌铺满水面或沿岸种植一圈,在有限的空间留足水面展示水中倒影和游鱼。
4、桥:桥头植物配置主要以引导树的形式出现,体型较小的桥头可用草本水生植物代替引导树,同时注意桥与植物结合形成的立面轮廓。
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华博艺景观
|
|